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機器與民眾生活越來越密不可分,掃地機器人、智慧音響、智慧電子鍋等,生活中越來越多人工智慧出現。當科技快速發展,人工智慧、人類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也成為關注議題。
 
2018第13屆台北數位藝術節以「超機體(Trans-robotics)」為主軸,精選國內外經典與前衛數位作品參展,並向國內新銳藝術家徵件,探討未機器人、人工智慧(AI)與人類之間的共存或互斥。
 
本屆數位藝術節策劃五大展區,包含:「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國內數位新銳藝術創作展演」、「國內動畫邀請展」、「機器人與歷史回顧區」及「數位藝術節徵件展」,各展區作品緊扣策展主題,並透過「廠商異業合作區」展現臺灣目前機械科技的發展,讓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融入日常生活。
 
經典vs.前衛 國際級數位藝術作品來台展出
 
參展的國際作品,除了於數位藝術發展脈絡中具有經典意義,也呼應「超機體」的核心命題。被譽為「錄像藝術之父」的南韓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早在1964年便已創作出擬人形象的機器人作品《Robot-K456》,並有意地將人類構造、心理活動與社會關係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它代表著早在數位及科技藝術發展的前期,機器人就已經成為藝術家思考的創作標的,是歷史性的代表作品。
 
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機器人實驗室(ZKM Robotlab)的《The Big Picture》作品能同意參展,為本屆藝術節增添亮點;作品源自美國航太中心在火星以自動偵察機器拍攝及傳回的影像,以一個連續不斷、長達數百公里單一線條,繪製一件巨型的超寫實火星風景,它背後所涵蓋的運算需求及執行精密度可說是超越人類的能力極限,透過這獨特的技術,創造細緻度和精準度兼具,且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日本新銳導演深田晃司(Fukada Koji)的電影作品《SAYONARA》及奧斯卡.夏普(Oscar Sharp)的短片《Sunspring》,則在機器人參與藝術創作的發展上分別呈現出兩個不同的典型:前者由機器人擔綱電影女主角,而後者則由真人演出人工智慧編劇所寫的劇本。在當代數位藝術發展歷程中,這兩件作品皆使用尖端科技來進行藝術創作,卻也形成機器人作為創作的經典對照。
 
然而,藝術家面對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再創作領域的介入,其態度也不完全是合作,也有反應包含懷疑、批評和反諷性的思考。比如活躍於德國柏林的日本籍藝術家ACCI BABA的作品以人工智慧(AI)介入,讓大猩猩背誦尼采有關永劫回歸的哲思段落,就是一件既有技術應用,又有反諷思考的作品;上海80後女性藝術家陸揚的作品則是有更進一步的反思性思考,作品結合人體是電流導體及微發電體的原理,創作出人體發電及發音機具。這些作品看似無厘頭的發明,卻也隱含了「超機體」時代,後人類的另一種可能情景。

藝術家與民間單位攜手合作 激發數位藝術新想像
 
數位科技發展至今,人工智慧究竟能否取代、甚至超越人的感知?這恐怕是在近未來中,人們無可避免的課題。此次國內新銳藝術家策展專區邀請6組藝術創作者討論不同感知是如何達到擴張的可能性,進行全新創作,作品以「視覺」、「味覺」、「觸覺」、「心覺」、「嗅覺」、「聽覺」六感分類,以人類為範本、跨界合作為主題,展現科技文化跨界融合新思維,藝術家透過與產、官、學的跨界合作,探討人如何增能或失能,並如何與機械共存或共斥。
 
6件作品分別是趙品函的VR影像作品《第一個夢》談論視覺之主題,以VR科技再現夢境、進行一場他人之夢的旅行;黃大旺的《逆向手語歌》則是思考流行歌以聽障者的感知解讀演繹,會是什麼樣貌?
 
胡縉祥及蔡秉樺的互動體驗裝置作品《Upload not Complete》要探索視覺之外的藝術體驗可能性;曾鈺涓與林豪鏘的作品《你今天的味道是?》談論嗅覺主題與香料香水實驗室合作,運用大數據分析出專屬的情緒味道;陳依純的作品《如何向機器人解釋繪畫?》,呈現跟機器人討論並共同創作繪畫,會創造出什麼意外?

 

許惠晴的《失•語》探討言語暴力,思考資訊時代,我們品嚐的是味道,還是影像和文字?這些作品都為讓人感覺冰冷的數位藝術注入柔性溫暖;徵件展獲得國內各方優秀創作者注目,共計收到25件創意作品,入選作品完成度高,並具創意。

除了精彩的展出,也安排了國際講座、工作坊、現場導覽、國際研討會與電影欣賞等豐富多元的活動提供給民眾免費參加。41場導覽活動中,特別規劃專屬視障、聽障導覽,以及學校導覽,針對親子主題,精心規劃3場「兒童科技藝術人才培育營」工作坊,讓小朋友接觸數位藝術,且讓民眾與創作團隊近距離互動,藉由數位藝術節的全新體驗,感受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以及他們是如何漸漸融入我們的生活。

 

圖片來源|2018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追蹤我們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