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海的犬島,也是這次旅程中我最喜歡的小島。犬島跟直島比較起來非常小,幾乎步行就可以拜訪完整個島嶼。

二○○八年開館的「犬島精鍊所美術館」,是由建築師三分一博志設計,也是犬島唯一一個大美術館,由過去犬島銅製煉所的遺構保存、再生而成。三分一博志保留了許多原本的樣貌,以「活用原有的物件,創作缺少的物品」為概念,保留了既存的煙囪與煉瓦,活用太陽與地熱等自然能源,借重植物與土壤淨化水質的能力,在建築上設置了一套新的自然循環系統,並搭配藝術家柳幸典的作品。帶著「遺產、建築、藝術、環境」這樣的循環型社會意識,佇立在小小的犬島上。

▲犬島精鍊所美術館©阿野太一

進入美術館後,迎接我們的是一條漆黑的長廊,黑到讓人無法分辨方向,只能向著長廊盡頭的微小亮光前進。長廊裡不時出現鏡子,似乎是想要混淆參觀者的方向感。經過長廊之後是一個一個的展區,放著數個藝術作品,包含長廊在內,都是由柳幸典所創作,名為「ヒーロー乾電池」(Hero Dry Cell)的作品。跟隨美術館的動線遊走,突然明亮的空間使得方才感受到的黑色空間體驗更加清晰。三分一博志的建築強調風、水與太陽這些自然因子與建築的關係,犬島精煉所可以說是完全體現了他的建築理念,不斷實驗著空間與自然的關係,也因此創作出更多有趣的空間,給予參觀者不同於以往的體驗。

▲Inujima Life Garden ©Yoshikazu Inoue

離開島之前,發現了於二○一六年設置的新空間「犬島生活的植物園」(犬島くらしの植物園)。是由建築師妹島和世與造園公司「明亮的房間」(明るい部屋)企劃設計,是一個將島上閒置設施再生的計畫,目前整塊基地上只有一個溫室空間,外觀看似普通,不過走進溫室後發現,除了一些特有的植物之外,妹島和世還把它佈置成了一個家/工作室的感覺。擺上了SANAA 設計的Drop Chair 和Hanahana 花器以及一些小家具之後,無聊的溫室空間變得好活潑。

管理這個空間的一位年輕人,這是一個十年以上的計畫。目前居住在犬島的人只有少少的四十人,就像一個班級一樣,他們希望可以讓島內的人一起參與這個空間的創作。之後會將原有的井再生、設置生物過濾系統與生物棲息地、堆肥場等,建立自然的能源系統。幾年後,溫室的旁邊會有池塘、農園、開放式廚房、咖啡館等空間,也會定期配合藝術季舉辦各種體驗工作坊,提供體驗「植物的可能性」之機會。

▲豐島海風景

豐島美術館是由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邀請藝術家內藤禮與建築師西澤立衛,為擁有美麗梯田的豐島所設計的,美術館本身就是藝術品,而這個大藝術品也僅僅展出一件作品。

搭船抵達島上後轉乘公車,公車爬過山嶺後,灰藍的海景瞬間映入眼簾,一旁的梯田裡被幾個白色的圓弧型物體覆蓋著,從遠方看過去有點像是外星人的基地。伴著海景進入美術館的領域,館內一共有三個主要空間:售票與服務空間、展覽空間、咖啡與美術館商店,皆是以融合地景的方式,將建築若有似無地分布在土地上。

過去對於美術館的既定印象,大多是大廳、售票空間,然後展間裡放著許多不同藝術家的作品,此外還可能有飲食空間或咖啡、美術館商店等,但通常都是以方正或是幾何的空間進行分割,放在同一座建築物裡。但豐島美術館顛覆了所有人對美術館的印象,售票空間與展區、咖啡區雖是不同的區域,卻被蜿蜒的小徑串連起來,展覽空間像是一片浮起的白色水滴狀絹布,開了幾個口,如此輕柔地擺放在美麗的梯田上。空間裡沒有任何的直線,也沒有其他干擾視線的柱子或支撐,雨從天花板上的兩個大開口落到空間裡,很寧靜,除了自然沒有其他聲音。

▲豐島美術館© 森川昇

美術館的地板上散落著一些水珠,我剛開始以為是雨所殘留下的水滴,仔細一看才發現,地板上分佈著細小的孔洞,水珠緩緩地、慢慢地從孔洞裡冒出,順著地板坡度而聚集 ── 那是藝術家內藤禮的作品「母型」。每天都會有「泉水」在美術館裡誕生,光、風、鳥鳴從兩個開口穿進,有時還有雨或雪,大自然的聲音與姿態迴繞在美術館的空間,每天都展現不一樣的表情。

我們在美術館裡待上了好一陣子,才不捨地離開,再度沿著蜿蜒的小徑到了隔壁的美術館咖啡及商品區。一樣沒有明顯的隔間,但家具的配置就像是隱藏的線,劃分著空間。坐在軟墊上喝上一杯熱可可,回憶著方才的感受,心裡默默許下「下次一定還要再到海的沿岸城市,被藝術與美景洗滌」的心願,期盼再度在這個有趣的島散步閒晃,被大自然包圍,放鬆都市裡緊繃疲憊的身心。

 

※首圖來源:犬島「家計劃」C 邸©Takashi Homma

─ 延伸資訊 ─

《東京建築女子:空間巡禮、藝術散策,30趟觸動人心的設計旅行》
出處:山岳
購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5206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追蹤我們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