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推動下,地方創生成為新顯學,相繼投入參與者除了各地的觀光、旅宿、文創業者外,其實,不少大學早在五年前,已經悄悄地開始有計畫參與在地社區的改造,落實「理論」結合「實踐」,與社區互為主體的「伙伴關係」進行合作,醞釀出學術創新力量,及部分社區正悄悄改變的成果。

科技部人文司從102年7月啟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正是大學參與在地創生的重要推手,陸續有政治大學、東華大學、暨南大學、成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東海大學、中山大學7所學校參與。這項研究計畫首開風氣,以人文社會學者為核心,組成跨領域、跨學科的專業團隊,走出校園和居民共作共學,交流專業知識與在地智慧。一方面提出創新具體的行動設計方案,以因應社區錯綜複雜的真實需求,進而解決區域問題,提升在地人民的生活福祉,彰顯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對社會改革的積極貢獻;另一方面,也藉此鼓勵大學履行社會責任,更帶動後續國內各大學投入社會參與的風潮。

像是在臺南東山區的「淺山農鄉」,成功大學團隊以學術專業相挺農友,開辦「果樹認養股東俱樂部」及「農友共學堂」,經由食農教育與耕作知識的共學分享,開闢更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更多元的經濟模式。部分成大學生更因此被農鄉的土壤牢牢黏住,畢業後留在社區創業,和居民協力挖掘在地的文化與產業資源,注入巧思創意,讓沉寂的山村展現活力。

而位於臺灣島嶼中心的南投「埔里小鎮」,擁有好山好水卻深受霾害困擾,暨南國際大學團隊研發貼近民眾生活、反映小區域PM2.5數值的儀器,並結合物聯網,與在地公民團體共同合作,讓看不見的空污透過PM2.5微型感測器的數值「被看見」,民眾也能做適當的自我防護並積極減少空污排放,以行動一起找回好空氣。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的重要願景,在於建立兼具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的多元新學術典範,不僅在計畫網站「新作坊」建立社會創新資料庫,提供國內外相關參考文獻與案例,使研究學者與深耕在地的行動者得以掌握國內外既有研究成果與實作經驗。並將部分研究成果集結成冊收錄於《新實踐與地方社會》一書中,收錄文章聚焦在大學與地方社會的角色和互動關係,包括了「大學制度與地方的角色」、「課程/平台串聯機制」、「在地實作與具體實踐」三大主題,深度剖析大學提供社會參與及社會實踐的方案。

在創新發想與研究實踐的過程中,與地方社會連結需要長期參與、持續修正,才能釀造更緊密的社會關係、奠定更紮實的學術基礎。「讓創新與實踐交流,學術和社會互惠」,這是《新實踐與地方社會》問世的目的,也是「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推動最關鍵的起點。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追蹤我們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