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在公眾媒體多有對官方活動的文宣、吉祥物等設計的美醜的討論,如2016年台北燈會的「福祿猴」被虧說外貌與柯市長相似,又如2018年桃園中壢舉辦的《回桃看淘氣藝術節》的設計海報,美美的標楷體大字、彩虹般的花俏色彩,以及配上好像怕人沒看到的巨大 logo等這些元素混雜在一起,常常造成人類視覺上的衝擊,讓人看完不禁扶額;也常常被人消遣說「公部門美學,真的不意外」!
(圖/Kaede Wu/Flickr)
但公部門美學真的都是如此嗎?近期仍有許多被人稱讚的作品出現,可見「公部門美學」仍持續的在進步當中,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公部門美學」如何轉變吧!
為何會有「公部門美學」?這樣的美學又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產生的呢?
以下以三點解析公部門美學的可能產生原因:
第一,複雜的程序:
公部門的專案,如果預算超過10 萬元,就要進行所謂的「公開招標」。
為了要參與招標,在申請階段,就必須先花費時間準備好大量的資料來參與投標,比如先寫好各種詳細的企劃書,更誇張的會直接把成品都試做出來;此外還要準備證明公司資格的文件。
注意,這是還沒接到專案「之前」喔!
準備這些文件會付出大量的成本,即使做完了,案子也可能被其他廠商標走。這些風險,會讓設計公司覺得這種專案有非常高的成本,成本一高,能用在設計物本身的時間就減少了,也因此帶來了這種「簡單!直白!」的設計風格。
第二,複雜的決策單位:
一般來說,在公部門的專案中,負責溝通聯繫的,大多都會是組織底下的科員。而這些科員沒有實際的決策權,真正的決策權通常在更上層的長官手上。
但上層長官通常較為忙碌,且年紀較長,因此容易跟正在流行的視覺風格脫節,但偏偏又是他們負責這個專案。導致有想法、有憧憬的窗口,花了很多心力與設計公司溝通後的成果,最後卻在高層決策時功虧一簣。在不斷的修正改稿後,很多設計公司為了不要虧本,便放棄原本堅持的風格,配合產出相應的「公部門設計」。
第三,公務人員缺乏美學設計的評鑑能力、同時在決策流程中缺乏專業者的意見:
以公部門而言,大多數公務員的背景都跟設計無關,平時公務也相當繁忙,導致他們沒有多餘的心力,去學習如何判斷設計好壞的能力。
然而,在公部門的決策流程中,他們卻被迫承擔責任,既沒人支援、亦沒有專業人士的協助,才會產生所謂「公部門美學」的結果。
而這樣的結果,又造成設計團隊與公部門頻繁的衝突。
由於多數公務員對美學設計的「不夠了解」,他們在預算編列中亦常忽略「設計費」這一項支出,僅以「印製費用」草草帶過;有些公家單位甚至還要自己設計海報,用免費下載的美編軟體,套用裡面各種配色怪異,去背根本不完全的向量圖檔,做出一個個「公部門美學」海報。
(圖/回桃看淘氣藝術節Facebook粉絲專業)
公部門認知與社會大眾/設計界產生的衝突
之前討論沸沸揚揚的「新北市門牌更換」,新北市全面換發120萬面新式門牌,外觀採用馬卡龍色系的薄荷綠為底,各區與路名則為反白字,門牌單號為紫紅色、雙號為橘色。新門牌於3月27日公布後,由於與去年的原始設計明顯不同,引發熱烈討論。
民政局表示,門牌施作過程與設計得獎者保持聯繫,並尊重創作者「意願」,顏色的變動是施作廠商考量,門牌須放置戶外且長時間曝曬,兼顧辨識度與耐用,與創作者討論後「微調」顏色。
(舊款 /圖 /新北市政府)
(新款/圖/新北市政府)
但市民卻反映,新門牌將號碼分成同色彩光譜的紫紅與橘色,區隔不明顯,且夜間紅色會最優先喪失辨色能力,無助民眾辨別。白天則號碼彩度太高、路名的馬卡龍色與白色反差小,不利於民眾與郵差找路。
設計師、美術設計學生以及政黨立委紛紛出面表示,市府根本不重視專業,變更去年由評委、民眾共同票選而出的原始圖樣,門牌應回歸單純的辨識功能。
公部門之於設計問題層出不窮,政府若是想因應這些問題做出改變,那麼「專業者的參與」便是關鍵之一。
公部門在意的是「避免犯錯」,如果負責人沒有專業知識,那他就只能依賴複雜的決策單位來分攤責任、並透過複雜的程序,在「程序上」找到可信任的單位,來避免犯錯。
這種「防弊大於興利」的想法,雖然有其道理跟背景,但對想做好事情的廠商來說,反而成了很大的限制。不過,如果「專業者」能扮演雙方的橋樑呢?想必結果會大不相同。
當然,聘僱外部專業者,也可能會遇到一些內外共謀,或聘僱的委員收回扣的風險,不過在適當的控管下,這未嘗不是一個可以改善問題的做法。
試想,如果在決定更換門牌的當下,能有一個設計專家對現場做出指正和建議,彼此建構良好的雙向溝通,說不定能有不一樣的結局。
公部門的改變─從這些地方做起!
雖然公部門的設計問題雖不勝枚舉,但透過這些地方,我們仍可以看見公部門的努力和轉變。
新竹市政府為了讓新竹漁港轉型為觀光漁港,重新把做為抵擋海浪沖刷堤防的消波塊,改用原生大石塊,製作成一層又一層的石梯,從高空中俯瞰有如美麗的魚鱗。這個被稱為「魚鱗天梯」的景點,去年改建後意外爆紅,還成為IG打卡熱點。
如今民眾可坐在「魚鱗天梯」看夕陽,還能隨著延伸的階梯親近海岸景緻。這樣子的設計也替代了傳統的「肉粽」,兼具保護海岸和促進觀光的功能,讓人離海的距離更近,也與醜的距離遠了一點。
(圖/新竹市政府)
而負責改建「幸福廣場」的新竹市都市發展處都市設計與開發科科長陳昭蓉表示,起初市政顧問、實踐大學助理教授林聖峰提出,要把「幸福廣場」的地面用紅磚鋪成正圓形時,當下所有人都傻眼,「畫起來很容易,現場施工沒有人會做,面臨3次流標。」
在招標期間陳昭蓉一度希望林聖峰可以改成直式鋪法,但林智堅卻擋在林聖峰前面說,「我們就要這樣做,就是要支持設計師。」
面積不大的「幸福廣場」,光是設計就花了1年多,施工7個月,其中有5個月都在排磚。好不容易完工,工程驗收時,營建署看到這樣創新的施工法,不但沒稱讚,反倒還說「施工法錯誤」。陳昭蓉只能一一解釋,好讓營建署理解,新竹市在走一條過去公家單位沒走過的路。
(圖/新竹市政府)
這些辛苦總是有代價的,去年新竹市府在台灣景觀大賞中獲得「都市景觀治理獎」,「幸福廣場」和其餘新竹建設都獲得2018第六屆台灣景觀大賞肯定,林智堅也獲得今年國際景觀大賞提名,將代表台灣參加「亞太區景觀建築傑出人物賞」。
林務局在近幾年推出《里山動物曆》、《里山海報》、《里山動物觀察日記》,繪出陪伴在我們周邊、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小動物,迥異於過去的風景照、僵硬的政策宣導和警語。林務局與種籽設計以極具年輕設計感的細緻風格,結合寫實的插畫、一點知識性內容、一點生活感的小詩,讓這份月曆廣受喜愛,連續兩年,甫推出就一掃而空,甚至在網路上引發了擴散效應,一舉讓國內外都注意到,原來公部門也能有這麼好看、這麼「不說教」的文宣品!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政府部門應該要拋棄「官大學問大」的陋習,學會禮賢下士、三顧茅廬,這樣才有可能做出好的東西,才會進步。因此他特別要求同仁們要調整合作心態,不擺出業主的嘴臉,而是學習和設計團隊溝通,而他也會親自和團隊一起工作,共同解決面對的困難。
(圖/林務局)
由上述例子可明白,雖然公部門的美學設計有待加強、與專業人員還需多加協調和溝通,但仍可以看見公部門對美學設計的看法與作法皆有所改變;至於未來能否循序漸進,仍需要公部門對美學設計的重視和推行。
首圖/林務局 粉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