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當台灣人總是讚嘆日本招牌的簡潔、井然有序,但卻不知台灣招牌也成為來台的日本人所引以為嘆的焦點之一。因為歷史、地理因素,台灣的用字夾雜著各式各樣的平假名、片假名、漢字或是英文字(如今可能連韓文也開始在台灣生根了),這種情況與只有單一語言的日本招牌大相逕庭。《字型散步》筆者藤本健太郎走訪台灣四個城市,以多種角度分析台灣的招牌、印刷字體。由筆畫複雜構成的繁體字、自由奔放的字體設計,這些我們看來再平凡不過的招牌,在日本的設計師眼中都是驚奇的瑰寶。

出現在街角的澡堂壁畫


說起來,台灣街上的電線桿真的很少。和電線桿及電線的大國日本相比,上方的視野看起來的確清爽許多。當然相對地,一般位於電線桿上的變壓器,就被改放到位於路肩或步道上,看起來像是巨大冰箱的設備中。

這種設備的數量實在很多。因為實在太多了,不知電力公司是否因為對市民感到抱歉,所以使用宛如日本公共澡堂裡的油漆畫般的筆觸,將整個箱子用充滿良心的山水畫裝飾起來。這跟日本國內有時會看到那種灰色或焦褐色,上面有一粒粒突起物,看起來冷靜沈默的路上變電箱比較起來,外觀上有很大的不同。

這類變電箱,大部分都會在繪圖完成後,彷彿要做個最後的結束似的,使用噴漆字在上面添加電力公司商標及注意事項等文字。這些文字的質感,全都令我著迷不已。在台灣,只要走在路上,就會遇到這種山水畫變電箱。就算一次也好,我真想看到繪製這些山水畫的過程呀!但是很可惜,這次並沒有實現這個願望。

深厚難解的神秘文字


在我著迷地追著文字到處跑的時候,不知不覺已是深夜時分。不過,因為夜晚的台北市街頭完全不會讓人感覺不安,也沒有看到什麼「這邊看起來超級可疑!」的地方,所以我忍不住繼續到處探索下去。

將路面全部染上一層紅光的這個招牌,屬於一家兒童取向的英語會話教室。如果不看中央的主要文字的話,就算把這個招牌的設計放到日本的街道上,也不會有任何違和感。一看就能聯想到它的營業項目。不過,招牌中央的主要文字才是最大的問題。

我馬上就認出「吉」和「堡」這兩個字。在日語中只有在「橋頭堡」或「海堡」這類名詞中才會出現的「堡」字,原本是指用石頭或泥土堆成的小堡壘。不過,因為中文把Hamburger翻譯成「漢堡」,所以這是一個在街上常常可以看到的字。

比較麻煩的是正中央那個長得像「66」的字。雖然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外型長得像環首螺栓的設計是商標的核心所在,但實在無法辨識出原來是什麼字。

束手無策之下,我只好用智慧型手機上網查詢。輸入「吉 堡 美語」之後,出現的答案讓我忍不住一再拿來跟招牌比對。沒想到這個字居然是「的」!這下子我才發現,它的確是一筆未減,完完整整的「的」字呀!可是……居然可以設計成這樣!

心中交雜著不甘心和喜悅。我帶著這種不可思議的心情,走出這條泛紅的巷子。

灼熱的麻辣味霓虹燈


將四川風味中毫不留情的辣度加以調和過的麻辣火鍋,是我相當喜愛的料理。令人高興的是,火鍋料理似乎已經深深扎根在台灣的食物文化中,在街上散步時,不時會發現火鍋專門店。讓我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對喜歡的招牌發出讚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個「信記麻辣火鍋」的霓虹燈。首先,這個顏色真是完美極了。是一種光是看一眼,嘴裡就會產生麻辣預感的等級。還有兩點往外翹起,宛如綁著雙馬尾的女孩的「火」字。以及將高低差改成一直線,看起來宛如一個爐子的「鍋」字。這些設計都讓我非常著迷。

在別具特色的第一個字「信」中,上半部的處理讓我感受到奇特的印象。其實,這家店的正確名稱是「詹記麻辣火鍋」。我以為是「信」的這個字,事實上是「詹」才對。不過,我查了一下發現這兩個字的發音和意義完全不同,完全是不一樣的字。一般似乎也沒有把「信」字當成「詹」的簡化字來使用的習慣。那麼,到底為什麼設計成「信」的形狀呢……?雖然最後我把它視為單純只是字形上的設計,不過這的確留下了一些謎團。

另外,雖然是附記的文字,不過英文最後一段的「LAB.」也不容錯過。感覺上就像是「詹記火鍋研究所」似的,真是個有趣的英文翻譯呀!

球面陶片的楷書
如果只是用陶瓷品的小碎片來製作的馬賽克文字,我可能不會這麼驚訝。但這家「鹿港窯」在店門口展示出來的陶瓷片字體,所使用的素材已經不能稱做小碎片了。這種將碗弄碎成三到四個大片來組成的字體實在太有震撼感,讓我忍不住停下腳步。

這種碎片與其說是「碎裂」,倒不如說是「切割」出來的。由於文字的構成素材每一片都很大,因此無法組成平面的字體。形狀方面比較接近台灣人喜歡的金字作法「球面銅字」。

做工尤其出色的是「港」字的三點水部分。從第一個點到第二個點,一路連接到第三點勾起來的筆觸律動,全部都用銳利的碗片邊緣來表現。還有,「港」字最下面往上勾起來的地方,也用細小的碎片來描寫運筆的力道。我想這個「港」字應該是所有的字體中,最能展現製作者的高超技巧的地方吧!

以前我曾見過一個例子,那是在透明壓克力板所組成的箱型字中,塞進毛線球來組成字體的毛線店招牌。看來,用來強調店家本身和營業內容的表現方式是沒有極限的。

台灣的「の」


其實剛到台灣不久,我就在夜市的攤販中發現這個現象(參照第10頁)。不知為何,台灣人真的很喜歡「の」這個字。我是指日語中平假名的「の」。各位可能不懂我到底在說什麼。總之在台灣的街頭,時常都能看到這個「の」。至於出現的頻率,有點類似在森林裡散步時看到松鼠,或是在沙灘上散步時看到藍色玻璃瓶的碎片這種感覺。並不是到處都看得到,但也不是很少見。這種頻率真是讓人非常愉快呢!

這是我在瑞芳車站前看到的「の」。設計充滿功夫而顯得相當耀眼的「珍妙の味香炸鷄」字體,先不管炸雞,這「の」的形狀就已經太珍妙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是日本人在設計這個店名標準字的話,一定會把「の」的尺寸做得比其他字還小吧。因為「の」不僅是平假名,還只是個助詞,因此在作成商標時通常被當成配角處理,不只是比漢字要小,甚至比其他平假名小也一點都不奇怪。

可是在台灣,「の」卻能有這樣的醒目度,而且還是所有字裡最大的一個。這讓「の」簡直就變成主角了。總覺得,看起來就好像某個已經過氣的日本偶像到國外發展,卻意外大紅起來的情況。有種太不可思議而忍不住想笑的感覺。

不過,回頭去看的話,其實日文中的「の」原本就是從漢字中的「乃」字衍生而來的。所以實際上,這應該是日本培育的「乃」的子孫回到自己的根源文化圈,然後在這裡找到新的活躍場所吧!

「の」,希望你之後要繼續加油。如果可以的話,希望「な」和「と」這兩個朋友也能和你一起流行起來。這樣的話一定會更有趣吧?我忍不住這麼想。



本文摘自:《字形散步走在台灣:路上的文字觀察》
作者:藤本健太郎, 柯志杰
出版社:臉譜
圖源:臉譜出版《字形散步走在台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創藝時代現正長期徵稿。歡迎各藝文界、設計人士、地方人士來稿交流對各種藝術、文化、地方創生、設計議題的獨特看法。如蒙投稿,請寄 [email protected],另請附上不多於100字個人簡介及近照一張。 文章一經採用將由創藝時代編輯部潤飾,更會開設個人專欄。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追蹤我們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