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賴嘉玲
當1990年代英國主流社會對於英國藝術的認知,還停留在前拉菲爾傳統、透納的前印象派寫生藝術、 亨利摩爾領軍的現代主義雕塑、大衛霍克尼的寫實畫風之際,一股青年藝術家的騷動,卻在身體、性慾望、自然與人文到藝術體制反思等質問中,結合新媒體、雕塑裝置與現成物複合質材的創新手法,挑戰了英國藝壇與主流社會【圖1】。
Damien Hirst的水族館婦產科超現實裝置藝術作品『遺失之愛』(Lost love, 2000)
【圖 1】Damien Hirst的水族館婦產科超現實裝置藝術作品『遺失之愛』(Lost love, 2000)。圖片來源:賴嘉玲攝於義大利米蘭的Fondazione Prada普拉達基金會。
1988年在邁克爾·克雷格-馬丁(Michael Craig-Martin, 1941- )等教授的帶領下,倫敦金匠學院(The Goldsmiths College)畢業生,在倫敦近郊畫廊倉庫的美術畢業展中初試啼聲。當時替柴契爾保守政黨打贏選戰的廣告鉅子沙奇(Charles Saatchi, 1943- ),對這群年輕藝術家作品情有獨鍾,以媒介鉅子的商業操作習氣,看準此群藝術家的可投資性,收藏其作品並贊助展覽。在1997年當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the Arts)臨時因贊助問題而開空窗之際,沙奇趁勢而入,靠著政治與媒體的良好關係,讓旗下這群平均33歲的藝術家,進入了最重要的藝術歷史展場,以「聳動」(Sensations)為展覽名稱,驚動英國社會,進而成為在國際藝壇代表英國的最重要當代學派。
從展出的藝術作品中,我們可窺見此學派的風格:如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 1965- ) 的作品《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1991), 展示被切成兩半的鯊魚,浸泡在海洋藍的福馬林玻璃櫃中,透露出他一貫煽腥的表達方式,以生死為題探求展覽保存制度與身體政治的思考。女藝術家翠西·艾敏(Tracey Emin, 1963- ) 則發表作品《每個和我睡過的人,1963–1995》(Everyone I have ever slept with 1963-1995, 1995),呈現類似英國工會會旗的拼布工藝繡法製作的帳篷,內面縫上與其有染的男士姓名,結合女性傳統工藝與運用日常物件,但以艾敏的私密自傳,反思性權力來形成她的藝術風格。加勒比海非洲移民藝術家克里斯·奧菲利(Chris Ofili, 1968- ),則展出《聖母瑪利亞》(Holy Virgin Mary, 1996) ,以黑人聖母聖像的主題,環繞著眾多遠看似小天使,但實為從色情雜誌上女性臀部與陰唇剪報的拼貼,並加上大象的糞便現成物,來呈現非洲裔藝術家的族群根源。他以族群的文化象徵,向主導西方藝術史的基督教文明喊話。他的作品在「聳動」巡展至紐約時,激怒了紐約市長,稱為極其噁心之作。馬克·奎安(Mark Quinn, 1964- ),則以《自我》(Self, 1991)雕塑呈現一血淋淋的冷凍頭顱,由藝術家自己的血液凝塑而成,這是與時間對話的持續性作品,每5年換血來重置此雕像。馬庫斯·哈維(Marcus Harvey, 1963- )以被殺害孩童的掌印,拼湊成謀殺兇手的巨幅肖像,引起藝術倫理的諸多爭議,當其在美國布魯克林博物館與澳洲巡展時,甚至遭到抗議並取消展覽。當時這些展覽與作品引起英國與國際藝評的注意,其巡迴展的眾多爭議新聞也引起大眾的關注。
1980年代末,英國泰德畫廊(Tate Gallery)為贊助英國藝術家而年年舉辦的透納獎(Turner Prize),也是此YBAs學派推波助瀾的助手。藝術評審團由泰德畫廊館長主導。1991年Channel 4電視台贊助高額獎金並播出其頒獎典禮,如奧斯卡金像獎一般,將前衛藝術家打造成明星,其象徵地位也提升到大眾認知的層次。YBAs多為透納獎的得主,受惠於媒體關注。這些藝術家更奪得了藝術代表性,屢屢在威尼斯雙年展英國館中,代表英國在國際藝壇展演,也成為國際性美術館的典藏品和藝術史的新典律【圖2】。
Sarah Lucas, Champagne Maradona
【圖 2】Sarah Lucas, Champagne Maradona, 2015。以阿根廷足球明星Marodona為名的類陽具巨型人型雕塑。圖片來源:賴嘉玲攝於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英國館。
YBAs興起的過程,成為藝術社會學的重要分析案例。一方面因為其不羈的藝術風格表現與教育養成,也因藝術經濟與贊助獎項、美術館與雙年展展覽制度的跨界典律、新觀眾品味的生成與反映,以及藝術獎、藝術評論與大眾媒體的新網絡,共同制度性地形塑了一個時代的藝術走向。另一方面,英國青年藝術家在反映新世代的批判藝文風格之時,也結合鮮明展現自我的明星特質,極吻合英國當時的創意文化政策,主張年輕世代酷文化與自我表達。雖然他們表達社會批判,但是與藝術媒體文化經濟共存,成為獨特的前衛型藝術企業家,也是反叛創意人的典型,建構了藝術家的新時代形象。
延伸閱讀
1、陳永賢 ,《英國當代藝術》。台北:藝術家雜誌社,2014。
2、Gallagher, Ann., Damien Hirst, London: Tate Publishing, 2012.
3、Townsend, Chris, Mandy Merck and Peter Osborne., The Art of Tracey Emin,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2002.
4、Rosenthal, Norman and Richard Stone., Sensation: Young British Artists from the Saatchi Collection,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