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進入廟宇求神拜佛、或是經過傳統三合院建築時,你可曾發現其中木工藝的精美與奇妙之處呢?傳統木工藝是早期民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食、衣、住、行,樁樁件件都展現了常民文化。

台灣木工藝的發展,學者多以「台南期」、「鹿港期」、「日治時代」、「現代」簡而分之。而目前傳統木工藝可分為:支撐建築主體的木造結構,包括斗拱、棟梁、大柱等的「大木作」;建築裝飾、隔間或門窗的「小木作」;傢俱、可移動的物件的「細木作」,還有神像、擺飾等裝飾性作品的「木雕」。

出身鹿港細木作名門的王肇楠,自17歲起跟隨其父王漢松先生進入細木作殿堂,經過「三年四個月」的學徒磨練學成出師,迄今已有33年的木工藝歷程,並於2018年獲得彰化縣文化局登錄為無形資產
 

「細木作」技術千年傳統保存者王肇楠


雖然家學淵源,但細木作並不是王肇楠一心想走的路,原本只是在父親的建議下,於國中畢業後、當兵前的3年間學一門專長,以後不會挨餓。對這時的他來說,木工就只是糊口的工具,對於榫卯工藝的精妙與文化、背後支撐的完整系統,是一點也不了解。
 
對傳統木工藝所知不多的王肇楠,是如何成為著有多本木工藝著作、細木作文化保存者的大師呢?這得多虧王肇楠當兵時同袍的一席話,讓他認知到,原來自己身在寶山而不自知,從此認真走上細木作工藝這條路。
 
退伍後的王肇楠,還不確定自己的未來要走哪條路,便先在父親底下繼續學習。有天,他的同袍從歐洲旅遊回台來拜訪他,看到他在做傳統家具,以驚訝興奮的口氣對他說,「你在做這個喔!在歐洲要看到中華傳統榫卯工藝家具,還必須買門票進博物館。」
 
這時,王肇楠才知道原來自己所學習的手藝,是很珍貴的文化寶物、自己一直身在寶山中卻沒看到。
 
了解木工藝的價值後,王肇楠才開始仔細、認真的向父親詢問工具名稱、技法、術語、榫卯的樣式,有系統地把父親的技藝紀錄下來,而非像過往只是土法煉鋼,父親教他怎樣做,他就怎樣做,不知道道理在哪裡,怎麼做才是傳統工法。
 
不像使用釘子做的家具的年限大約為30年,王肇楠表示,使用榫卯工藝做的家具,外觀美、榫接強度夠,傳承好幾代不是問題。榫卯工藝中,榫頭是指木構件中的凸出部分,卯眼是指木構件中的凹陷部分,凸凹處互相扣合,不用螺絲、鐵釘就能將兩個或多個木構件牢固連接,是中國傳統家具的代表特徵。

使用榫卯工藝做的家具,外觀美、榫接強度夠,傳承好幾代不是問題。

台灣的木工藝主要可分為四個派別:泉州、福州、漳洲、潮州,王肇楠維持父親傳下、講究「細緻、雅緻」的泉州派作法,以古法製作榫卯家具,並在造型上追求創新。

除了木工藝創作,王肇楠從1995年起也開始蒐集、研究臺灣傳統家具的名稱、榫卯結構、術語、技法等,並於1998年出版第一本專講榫卯工藝的「台灣傳統細木作榫卯集」,之後更陸續出版多本專門著作。
 
對王肇楠來說,木工藝是文化的生活顯現,尤其父王漢松先生對細木作工藝的虔誠、認真,更是深深影響了他。從決定走在這條路上開始,不管環境是好是壞,王肇楠從來沒有想改行或放棄做細木作工藝。

王肇楠說,在他準備出版第二本書時的某天的下午,父親專注敲刨刀的畫面令他印象深刻,因為在那個當下,他的父親是那麼地專注,世界彷佛就只有父親自己與刨刀,這幕深具「匠師魂」的景像,深深地震撼了他。

現今的社會對傳統木工藝來說無疑是越來越嚴峻的,如果要打個分數,王肇楠認為是65分。什麼是傳統的東西?王肇楠表示,第一個是要師徒傳承「三年四個月」的入門時間,想要出師,沒有10年是很難的。第二個是,傳統榫卯工藝製作的家具材料貴又費工,但是現今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中產階級的人被壓縮的很窄,而較高成本的傳統工藝的市場也在無形中就會被壓縮。
 
他說,知道自己所作的細木作工藝是千年文化的傳承,謀利從來不是主因,所以會有個堅持,如果只是為了賺錢,才會因為利不夠而想做別的。對於木工藝的傳承,王肇楠秉持著「隨緣」的態度,在創作細木作作品、著書之外,他也於幾所大專院校講授「台灣傳統細木作家具」課程,教導基礎技法概念及練習,也詳加介紹台灣傳統細木作家具的歷史、度量、分類等知識,讓這門珍貴的學問得以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追蹤我們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