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從日本漂洋過海來的「地方創生」,在台灣越來越火紅,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在日前提出「2019年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到底「地方創生」是什麼?為什麼能成為日本、台灣顯學?
 
安倍內閣於2014年提出「地方創生」政策,並於2015年正式展開,期望能解決三個困境:勞動力人口的減少、人口過度往東京集中、地方經濟面臨發展困境。中心思想是「產、地、人」三位一體,具體目標是在2060年維持一億人口、確保1.5%~2%的GDP。
 
日本過去其實一直就有區域平衡與地方都市發展的規劃。1988年至1989年,竹下登內閣推出「家鄉創生事業」,給予全國市區町一億日圓資金,希望活絡地方經濟,但其後政府沒有檢驗經濟效果如何,被批評是「典型的浪費」。
 
1999年,小渕恵三內閣對有15歲以下兒童的家庭和65歲以上老人,發放了2萬日圓的「地區振興券」,試圖以此刺激消費,但此措失沒有對景氣回升帶來積極的影響。而後,小泉內閣於2005年推動「地域再生」,但因中央沒有每年匡列補助預算及嚴格審查,以及偏鄉缺乏總體城市規劃、人口流動及地方經濟發展的人才,導致實施效果不佳。
 
安倍內閣提出的「地方創生」改進過往的缺點,用企業管理思維推動「資訊完整透明化」、「人才到位」、「財政變革」三支箭支援體制。在《地域再生法》中創設了地方創生交付金、地方創生應援稅制,讓中央對於地方的財政支援補助金預算編列、對企業提供稅制優惠更加明確化,提高中央財稅工具的操作空間,地方、民間參與的誘因。
 
提供財稅支援的同時,也建置了地方產業結構與人流、金流的地域經濟分析系統 (RESAS),將人口、產業、人流、醫療與財政等地方大數據進行整理,以PDCA(Plan-Do-Check-Act)品質管理循環系統檢視推行戰略的成效。
 
中央也提供各式人才支援,像是專家媒合、派遣中央公務員進駐、大學教授陪伴等,輔助地方政府推動地方創生,同時也培育地方創生推動人才,讓不同規模、條件的地方自治團體都能具備規劃提案、爭取補助的能力,由地方。
 
但是,有人口外移、產業凋零等問題的地方偏鄉,面臨的是結構性的問題,這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解決的;擁有十八年地方活化事業經驗的木下齊,也在著作中,列舉失敗與成功案例,整理出日本地方創生組織遇到的五大結構性問題:事業項目、資產、人、金流、組織。地方創生究竟能帶來什麼變化、帶給日本經濟什麼,成果有待驗收。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追蹤我們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