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江坤森

1、請問您是在什麼階段,發現自己對圖像敘事創作感興趣?當初又是什麼動機,讓您選擇交大的應用藝術所就讀?

我對於圖像的興趣應該是從小養成的,還記得小時候那些用不到的日曆紙背面、課本和考卷的空白處通通都充滿著我的塗鴉。那時候也不會特別把這些東西視為創作,只是一種情緒或感想抒發的媒介,但透過圖像溝通或說圖像先於文字的傾向就默默地從那個時候扎根。

而我其實是到了研究所之後,才真正地意識到自己對於「圖像敘事創作」的興趣,開始深入地剖析自己,進而發展出一個自己與世界溝通的方式。

當初會選擇再度回到校園就讀交大應用藝術所,其實是一種對於內在渴望的回應。我大學的時候主修企業管理,畢業之後從事行銷企劃相關工作。我在工作的那兩年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某些特質很適合企劃工作,如敏感、細膩、文字掌握度佳等,但也有某些特質會讓我無法在行銷領域全然發揮,如害羞、內向、不易於陌生人交陪(ㄅㄨㄚˇㄋㄨㄚˋ)等,我可以意識到如果我不克服那些部分,我將無法在未來往更頂尖的狀態前去。

▲插畫:心中的小星星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心裡總會有個聲音說:「假如做……會不會更好呢?」其實這種聲音久而久之反而會扯後腿,讓你彷彿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也因此無法義無反顧地往更卓越的自己邁進而踟躕不前,所以為了讓自己沒有藉口,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報考研究所。

其實學習藝術相關知識及從事藝術相關工作這件事是一直放在心上的,但成為創作者這個念頭卻一直被我所抗拒,因為既定的刻板印象會覺得這種職業很吃天份而且又很容易收入不穩定等等,所以當初就抱持著考考看如果上了再說(?)的心情報考。那個時候會選擇交大應藝所是因為身邊有一些同學跟學長姊都選擇這裡,我也覺得應藝所相較於其他系所對於非本科生的包容度很高,所以就把它當成第一,也是唯一的志願,現在再回頭看就默默地感謝這一切的發生。讓我得以走上心目中嚮往的道路。

 
2、在台灣,一般民眾對於「設計師」的態度普遍認為是「喜歡畫畫的人」才能做的工作,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嗎?

哈哈哈!我認為「喜歡畫畫」這件事可以是一個設計師的特質,但它不是設計師必要的能力。對我而言,設計是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所以畫畫可以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但解決問題只有一種方式嗎?我想答案應該就很明朗了吧!

我認為設計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解決問題,從理解客戶的需求,再針對一定的預算規模下提出最佳方案來解決客戶所面臨的問題,所以畫畫這件事就不是必然的路徑,但如果透過畫畫可以有效地協助解決問題,那也是很好的方式。

▲插畫: 在這巨大的宇宙中 你不是孤單一人

3、你會如何以一句或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你自己?

一個走在「成為自己」之路上的旅人,期許透過點亮自己來照亮他人。

 

【關於 三木森Mori

1、請問您接觸藝術的契機為何?為什麼選擇插畫、繪本,這對你而言有什麼特殊意義嗎?又,您認為自己是一位怎麼樣的創作者呢?

「藝術」其實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諸如音樂、電影、繪畫、攝影等等,你走在路上很難不與它相遇,重點是有沒有打開自己的五感去欣賞它。所以好像有點難描述接觸藝術的契機,如果要說,可能就是對於美以及生命的頌讚吸引著我吧!

選擇插畫、繪本是對於現階段的我最合適的方式吧!對我而言,插畫是一種介於設計與藝術間的形式,它的功能是要解決問題,無論是輔佐文字、吸引消費者目光、簡化複雜的內容等等,但它又可以保有某種程度上的藝術性,你可以把你的特質放在插畫裡頭,而這也可能會變成你的風格。它不是全然地服務客戶,也不是全然地抒發自我,而是在兩者之間的微妙平衡,而我也在這裡找到我的位置。

▲插畫:溫柔反擊

至於繪本,繪本是我在從事插畫工作一陣子之後才下定決心要精進的領域。很多人會覺得會畫畫就可以做繪本,但要真的做出好的繪本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就好像是一部紙上電影,在有限的畫面裡頭把想說的具體而深刻地傳達給讀者。電影有好壞,當然繪本也是,如何創作出能夠讓讀者一讀再讀的作品也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

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敏感又悶騷的創作者(笑)。很多時候我的創作都來自於對於生活的一些感觸或體悟,它會漸漸地在心裡發酵,直到長出了一個概念或畫面之後被我創造出來。

而為什麼悶騷呢?因為明明有很多話想說卻不敢說,所以把它們通通藏在作品裡頭,相信懂的人就會明白。

▲繪本:" The River "獲選為2019年英國WIA世界插畫大獎圖書類新秀

2、您會怎麼詮釋「插畫」或「設計」呢?而所謂的「插畫」或「設計」應該具有什麼特點?

我自己會把插畫放在設計領域之下的一種形式,因為大部分的插畫是具有功能性的,是為了要解決某些問題而產生的,所以「插畫」與「設計」很難全然地區分。

但你說「插畫」是一種「藝術」嗎?我覺得也是,其實就是看這個作品被創造出來的目的吧!至於「插畫」或「設計」應該具有什麼特點,我覺得插畫就是一種視覺傳達,透過視覺的方式來傳遞核心價值,所以如何透過畫面把想說的清楚又巧妙表達就是插畫家的功課。

設計的話,因為設計領域下的面向太廣了,但總的來說也是解決問題吧,如何透過平面、產品、建築、服裝、服務、介面等等各式各樣的形式去滿足需求,便是設計師努力鑽研的部份。

3、對您而言,「設計」是什麼?在設計的工作中,最怕遇到什麼(人/事/物)?

對我而言,「設計」就如前面所說,就是解決問題,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

我最怕遇到的就是對於自己的需求或問題理解不夠清晰的人,這種人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溝通起來也會特別困難,會需要花很多時間釐清他的問題點,再針對這個問題對症下藥。

另外,對於設計工作的理解為美編、美工、隨便畫一下就好的也很不可取,設計跟其他勞力密集的工作不同,它無法以做多久的工時去衡量投入的成本資源,所以不尊重專業的人也很令人害怕

4、有沒有哪一個作品是您特別喜歡的?透過您的作品,希望帶給人們什麼不一樣的生活或是感受呢?不創作的時候,您會做什麼休閒活動呢?

其實作品就好像是我的小孩一樣,你很難說哪個不喜歡,但如果要選特別喜歡的,那應該是「女孩與黑貓」這一系列吧!因為他們,我才慢慢踏入插畫領域而被其他人看見,也算是我的職涯很重要的一個轉捩點。

▲繪本:「夏休み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ime -My Summer Vacation 」榮獲2017 3x3 國際插畫競賽-優秀賞

▲展覽:2019台灣文博會 Talent 100

我的作品其實也沒有要帶給人們什麼不一樣的生活,反而是嘗試透過一個新的眼光去看待那些習以為常的生活。有時候,我們對生活感到厭倦,但其實我們只是沒有打開自己去看見、聽見、感覺那些生命中美好的時刻,我所說的美好不見得是好事而已,畢竟好壞是一個人的主觀評價,但是學習去經驗那些生命旅途中發生的事件,並好好珍惜此時此刻所擁有的自己,是我一直想傳達的。

不創作時候的休閒活動應該跟大家差不多吧!看展覽、看電影、聽音樂、唱KTV、踏青、睡覺,哈哈哈!就是找一個能夠讓自己暫時脫離的活動進行。

5、每個藝術家、創作者,都會希望有自己的風格,您認為如何塑造個人的風格?如何跳脫框架思考、避免成為盲目追求流行的創作者?

風格這件事其實是兩面刃,有明確的風格很容易被想起來,但也可能被受限於某些特定場域或媒體。我自己一開始也時常被風格這件事情困擾,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慢慢摸索出屬於自己的答案,而「忠於自己」應該就是我對這題的答案吧!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複製、無法百分百模仿,所以「誠實地成為自己」是我對於那些仍為風格困擾的同類提供的答案。當你真真切切地成為自己,包容自己的光明與黑暗時,你將不會被那些流行所干擾,因為你知道無論如何都會有人愛你,有人討厭你,那麼與其糾結於滿足所有人的期待而盲目追求流行,倒不如好好愛自己,也愛那些愛你的人。

扎扎實實地活出自己的時刻就是最好的風格、最真實的流行。

【關於 創作

1、請問您在進行創作工作時,是如何發想創意?在創作的過程中,最令您感到滿足的是哪一個環節?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花比較多時間在思考與醞釀的創作者,所以會在前期花比較多的時間去整理相關資訊,並從中挖掘可行的方案及形式,等這些東西確定後再一鼓作氣地執行。

而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都是創意可以介入的時刻,它有時候會出現在資料蒐集的階段,也有時候出現在最後執行的時刻。我覺得不必刻意強求每個創作都充滿創意,畢竟靈感這件事並不是無時無刻存在的,尤其是平時沒有整理蒐集靈感習慣的人就更加困難,但當靈感或創意出現時,能好好地把握並把它發揮到極致就是很重要的功課。

而在創作過程中,我最滿足的環節應該是當腦子裡想的東西可以全然地落實的時候,會特別地感到開心。這種感覺就好像是一個魔術師或煉金術士一樣,從無到有提煉出一個作品的過程。

除此之外,當我的創作為他人帶了些什麼的時刻,也是我特別感到開心或滿足的。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這裡講的價值不一定代表物質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或心靈上的滿足,當我的作品可以協助他人解決問題或帶來一些新的方向,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2、不可免俗的,也要向您請教:2019年對您來說是個豐收年,讓您持續進行設計、保持多產的動力,又是什麼呢?但在豐收之前,不曉得是不是曾經遇到過創作的瓶頸呢?您是如何面對自己的低谷?

對我而言,把自己準備好去面對每個迎面而來的機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裡所說的豐收應該是指被一些獎項肯定的狀態,但其實我所做的就是盡力去把每一個案子做到最好,無論是自發性的專案或是與業主合作的作品。我相信當你把最好的自己貢獻給世界時,世界也會給予回應。

而創作的瓶頸其實每個時期都會出現,它就像一個循環一樣,或說是一個迴旋向上的階梯,當你突破了這個檻之後,又會有下一個關卡再等著你前去。

我自己在面對瓶頸的時候有一些作法,比方說去進修上課、報名一些講座課程,或是從事一些以前沒嘗試過的、或許久未觸碰的活動。有時候會遇到瓶頸只是自己被卡在一個固定的視角看待自己的生活或作品,適當地透過不同的作法來帶給自己新的刺激都是面對低谷很好的方式。

▲插畫:To Be or Not

3、對於準備進入藝術工作圈的朋友,或是陷入低潮的創作者,能不能為我們的讀者,提供一些您的建議或鼓勵呢?

(1).低潮會一直都在,所以不用因為自己深陷低潮而妄自菲薄。你要做的是先釐清「創作」這件事之於你的意義,當你能夠肯定創作這件事所能帶給你的,你就會竭盡所能去突破這些困境;當你覺得比起創作還有其他你更想嘗試的,那也恭喜你找到生命的另一條出路。

(2).面對不安定的勇氣。

藝術工作相較其他工作是比較不穩定的職業,所以具備面對不安定的勇氣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你可以在進入全職創作者之前,先有一段時間以興趣或兼職的方式進行,一方面可以確認自己對於藝術創作這件事的熱情,另一方面也不會因為過度的不穩定而消磨自己對於創作的熱愛。適度地讓自己保有彈性去面對生命中的種種不確定,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3).多方嘗試,並從中找到自己。即便是藝術工作,也有很多不同的面向,你不一定只能是藝術家、創作者,你也可以是推廣者、療癒師、收藏家等等。它們都只是社會易於辨識的一種標籤,而你要做的就是在這一堆各式各樣的標籤中找到一個比較符合自己的樣貌,然後再依此往更深的地方走去,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喜歡這位設計師嗎?歡迎聯絡我們!

聯絡資訊:陳小姐 [email protected]

 

本篇文字及圖像皆由作者授權使用,未經授權請勿任意使用、轉載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追蹤我們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