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裝承諾的想像,會移轉到實際品嚐的體驗 ── Louis Cheskin

 

想到台灣,你會想到什麼?也許你會浮現出一百種答案。但到了 2019 的現在,不論是對台灣人或是外國人問這個問題,答案有很高的可能性會是珍珠奶茶。

這種將西方的奶茶結合台灣在地的粉圓而成的飲品,不只自家人愛,甚至在東亞各國、遠至太平洋的對岸也都有它的死忠支持者。而由珍珠奶茶所衍伸的手搖攤文化,竟然也成了另類的台灣特色飲食,可能也是當初珍奶的發明者始料未及的吧。

但如今珍奶品牌琳瑯滿目,消費者究竟該怎麼做選擇呢?有的人著重口味或衛生,也有的人只是挑了離自己最近的,當然今年也加入了「政治光譜」這個條件不過在喝到珍奶前,我們先是透過眼睛去選擇它的,所以視覺包裝便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影響。

正如行銷心理學家 Louis Cheskin 所提出的「感官移轉」理論——「外包裝承諾的想像,會移轉到實際品嚐的體驗」。然而在視覺的領域裡,「字體」這個要角卻時常被人忽略——它可以說是圖像與資訊之間的連結,因此可以更直接地操控我們的情緒,進而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

 

使用圓體的手搖品牌字體和手搖攤菜單

 

舉例來說,為什麼圓體常常受到手搖飲品的青睞呢?「食色性也」,指的是對美食和美感天生的偏好。所以如何讓自己的品牌看起來可口、美觀,這個責任變落到了字體的選用上。

根據《我們都被字型洗腦了》的作者 Sarah Hyndman 針對 82 位受試者所做的實驗,顯示當人們看到圓潤的字體,92% 的人都會聯想到甜味,但相同的測試在遇上鹹味或酸味時,與相應字體的匹配性就沒有那麼顯著了。

而大腦裡面感受危機的杏仁核,會對三角形、尖刺的事物產生警覺,但相反地,圓形卻不會觸發這樣的反應,因而被視為是令人安心、容易親近的形狀。另外,珍珠顆粒狀的外觀讓人聯想到相似形狀的字體,也是無可厚非的。所以光是從這些項目看來,字體的選擇一直都不是任意或偶然的——背後所牽涉的是一連串對主觀感受和原生感知的操控。

 

口感、觸覺、字體

眼睛看到的與嘴巴嚐到的,這些從不同感官而來的資訊,會在我們的大腦中混合。久而久之,這樣的連覺讓我們在看到某個字體的時候,彷彿嚐到了不同的食物一樣!

珍珠奶茶的材料不外乎是珍珠、鮮奶、紅茶(喔還有冰塊,但顯然不是要角)。這三種口感相當不同的食材,交融在一起卻和諧地構成了這種獨特的飲品。不過在深入探討前,或許可以先問問:口感是什麼?

有些人會錯誤地歸類為味覺的範疇,但口感是一種我們在進食時,一連串的部位對於食物的「物理性質」產生感受的方式:嘴唇先感受食物的樣態和濕度;牙齒咬下施力與耗時對應到食物是軟是硬、或韌或脆;舌頭上的受器除了感受味覺,也能感受食物是油膩的或清爽的,連化學成分都會影響舌頭的觸覺。

沒錯,在面對口感這件事,「觸覺」才是真正派上用場的感官。了解了口感是什麼後,我們可以再進一步開一下腦洞問個問題:字體是什麼口感呢?當然字體本身是一種圖像,你並不會吃它,自然沒有口感。但正因為它是圖像,因此字體的不同形狀、粗細,會使我們用面對圖像的方式去感受它。例如,筆形偏圓的字體比銳利轉折的字體更讓人親近,或是粗的字體比細的字體更有存在感。

同時,字體所呈現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意涵,也會讓對這些背景知識有認知的人們,對字體產生不同的觀感。像是看到較為傳統的書法字體時,也會自然聯想到傳統的場景與氛圍。所以背後有趣的是,眼睛看到的與嘴巴嚐到的,這些從不同感官而來的資訊,會在我們的大腦中混合。久而久之,這樣的連覺讓我們在看到某個字體的時候,彷彿嚐到了不同的食物一樣!所以不妨讓我們來看看,珍奶裡不同食材的口感,會對應到什麼樣的字體吧。

哪個字體看起來比較像 Q 彈的珍珠呢?

 

Q 彈的口感

珍珠為什麼會 Q 彈呢?傳統的粉圓是使用地瓜粉和水搓成小球,久煮後再加上俗稱「糖黑」的焦糖液而成。但在大量工業生產的今天,珍珠的主要成分則是成本較便宜的樹薯粉(Tapioca)。

《口感科學》這本書中提到:「(樹薯澱粉)有 83% 是支鏈澱粉,可以形成非常厚重黏稠的凝膠」。而澱粉加水受熱會產生「糊化作用」,賦予了珍珠最為人喜愛的那種 Q 彈口感。而這種食材的特性,就是剛煮好的時候 Q 彈,但彈性卻會隨著時間遞減,所以能輕易分辨現煮的珍珠和放隔夜的珍珠差異甚大的口感。

多數人會覺得圓體比黑體更能代表現煮珍珠的口感。而圓體的特色顯然是它的筆形和轉角都是圓的,相對黑體則多了更多平直的筆畫和尖銳的轉折。

當我們看到這兩種字體時,會自然地聯想到食物的不同外型——諸如珍珠、麻糬、團子等等由澱粉製造的 Q 彈食品,大多是渾圓的外觀;反之像洋芋片這種脆而易碎的食物,咬下去的切角是斷裂而尖銳的。

字體的筆形會使我們聯想到食物的外觀,再連結到它的口感。所以將軟的、Q 的口感對應到圓潤的字體,將硬的、脆的口感對應到剛硬的字體,也就不無道理了。

哪個字體喝起來像澀味比較重的紅茶呢?

 

澀澀的感覺

液態物質的口感常常被忽略,正如澀味其實也是一種觸覺——這是個跳脫常理的事實。茶湯裡的茶單寧和舌頭上唾液裡的脯氨酸有很高的親和力,會使舌頭上的蛋白質聚合,讓唾液變濃稠,最終的結果就是形成了「澀」這種感覺。

有人說:「不澀不能稱茶。」所以傳統的茶飲會更著重澀味、更強調喉韻,口感也更多變。但現代消費者喝茶並不是為了品味什麼,更多是解渴,或甚至把它當作一種甜品,因而傾向順口、苦澀味較淡的選擇。我們既然能透過茶的澀味來感受它的時代和歷史,字體也能體現相似的感官模式。

黑體和圓體具有現代設計的特徵,不管面對任何年齡層的大眾都能有效而中性地溝通;反觀像是更有歷史感的字體,指涉的或許是一個特定的朝代或使用場合(例如隸書會聯想到商號招牌,魏碑的「碑」也明示其源自北魏碑刻書體)。

所以,如果品茶時搭配字體是「傳統書法」或「碑刻字體」,就會和老茶坊有更多連結。這些老茶坊往往更注重茶的韻味變化。如果看到的是黑體或其他現代風格的電腦字體,大概比較難使你的舌頭聯想到澀味。

哪個字體喝起來像奶味比較濃的奶茶呢?

說到底這種濃厚的口感,來自於脂質對舌頭受器的佔據⋯⋯粗的字體有更多的肉,筆畫也看起來也從分明走向沾黏,也就會使人聯想到濃郁的口感。

乳脂的濃厚口味

既然茶單寧是澀味的來源之一,那又該如何平衡這種澀味呢?

2004 年出版的《珍珠奶茶完全攻略》中,作者轉述:「紅茶是很澀的茶類⋯⋯加入奶精的脂肪結合後所產生的包副作用,反而會使滋味更迷人」。

早期的珍奶用的是奶精,但在紅茶引進西方時,人們便已學會使用牛奶和糖來調味,所以現在佔優勢的鮮奶茶反而才是原汁原味的表現。《口感科學》中提到,「牛奶中含有 3.5% 的乳脂,以懸浮小球的形式存在」。而這些乳脂會包覆茶分子,形成一種滑順的口感,也就平衡了紅茶的澀味。

說到底,這種濃厚的口感,來自於脂質對舌頭受器的佔據。對應到字體來說,字體的外型是由「骨架」和「肉」形成的,由骨生肉,可厚可薄。細的字體有著比較少的肉,筆畫之間的負空間較多,看起來比較單薄和輕盈;粗的字體有更多的肉,筆畫也看起來也從分明走向沾黏,也就會使人聯想到濃郁的口感。

所以,在品嚐不同液體的時候,清新的冰茶和醇厚的奶茶有不同的存在感。就像是閱讀不同字重的字體時,粗的字體比起細的、存在感覺較弱的字體來說,是不是也更厚重、佔有更多的視覺份量呢?

歷久彌新的珍奶:早期的台灣手搖攤的包裝

珍珠奶茶至今的歷史也不過三十年出頭,卻也足夠演化出不同時代的品牌包裝了,像是也反映出不同時期對於珍珠奶茶的定位和需求。例如珍奶曾因為香港三級片的盛行而稱為「波霸奶茶」,但如今「白玉歐蕾」這個混合了日文和法文的異國風名詞反倒成為了顯學——足見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時代的人眼中可以是截然不同的,而字體這種文化的載體當然也不例外。

 

圖、文授權轉載自justfont

發表者:tyn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追蹤我們

BACK